下班本來就是應該的
前言
企管專家認為,不管辦公室有多少工作,時間到了最好就離開,不僅如此,最好五點就下班。
「怎麼可能?那麼事情更做不完」你心裡不以為然的想。先別急,聽聽專家的理由是什麼。
1.部份文章與照片轉自、引用網路,相關權利為該等網站或合法權利人所有,本人無任何謀利或商業之任何圖利之行為,如有侵權或涉及侵權,煩請您告知、通知一聲,我將立即刪除,謝謝大家。
2.以下所發表之文章、討論等,均不構成買賣之邀請或要約。如對閣下構成任何不必要的損失,一概與本人無關!
3.非經本人授權 禁止無斷轉載及商業用途,並禁止整篇文章(圖文)轉貼過去,僅可轉載部落格連結即標題,否則本人保留著作權之法律追訴權
4. 邀稿徵文請來信 : careysky@gmail.com
前言
企管專家認為,不管辦公室有多少工作,時間到了最好就離開,不僅如此,最好五點就下班。
「怎麼可能?那麼事情更做不完」你心裡不以為然的想。先別急,聽聽專家的理由是什麼。
「這種公司再待也沒意思了!」年關逼近,許多人可能都有這種想法。此時,你不妨保持冷靜,利用七個思考點,仔細想想該採取什麼行動。
辭職或不辭職,這是個高難度的問題,在做判斷前,最好先把幾個重點想清楚,其中最該考慮的,就是現在是不是離開的好時機。
腦海中一旦萌生去意,應極力保持冷靜,客觀地把前因後果想清楚,首先需要檢視的,是自己的情緒,一時衝動而遞出辭呈絕非明智之舉。因此當你感到怒氣沖天而亟欲求去時,不妨先試著保持冷靜,利用以下七大檢查要點,好好做一番評估。
![]() 整理/張詩芸 攝影/Cheers資料 維持穩定的員工狀況,對公司而言很重要,管理階層不希望異動率太高,因為對於所服務的客戶,對方會覺得很辛苦,又要從頭熟悉窗口並培養默契。對內也是一種困擾,公司要讓新人在最短時間內快速上手,讓他可以處理最基本的客戶服務和日常工作。所以遇到員工提辭職,若無特殊狀況,公司的立場通常都會先挽留。 然而,如果對離職與否老是舉棋不定,不僅自己陷入天人交戰,也會給公司帶來麻煩。 |
卡內基最近針對台灣一千四百多位中學生作調查,其中有一個
問題是:你認為自己最缺乏什麼?最高的一項是「缺乏自信」
,約有七○%的人,對自己沒信心。
老闆創造了公司,訂定了遊戲規則(人治也是一種規則),所有的工作者要在那裡工作,那就依循老闆的規則,抱怨是沒有用的,什麼都不會改變,相信公司、認同老闆的邏輯,是工作者唯一能做的事,否則你每天都會活在痛苦及挫折中。
我的媒體生涯,從一家非常大的公司開始。這個老闆是個傑出報人,因為老闆傑出,公司就充滿了人治色彩。如果老闆欣賞你,你會獲得完全不一樣的待遇。但也因為如此,整個公司的工作者都在期待老闆關愛的眼神,而一旦期待落空,難免就抱怨四起,許多人認為公司缺乏制度,不夠透明公平,公司裡隨時都充滿了哀怨的人。
那時的我,身處基層,輪不到老闆的關愛,也就沒有抱怨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,我在那裡工作,要的是空間和舞台,讓我學習歷練經營媒體所有的本事,我完全不在乎老闆欣不欣賞我,當然也就不會有抱怨。
在人生的道路上,不論是言語動作或待人接物,都要很謹慎,
就像在學走路的人,一個腳步都不可踏錯,方向也不能有一點偏差,因為「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」。
不只傾聽,還要相信 ……… |
|
傾聽不是單向溝通,主管在員工抒發意見後應該要發覺員工是否存有「不正確的態度」,由員工應有的態度來評斷所提建議,及時給予指導或鼓勵。 |
一、講出來
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內心的感受、感情、痛苦、想法和期望,
同事明明有工作能力,卻假裝不會做,把分內工作往外推,讓其他人除了忙自己的事,還得一併幫他收拾,久而久之實在讓人吃不消。遇到這樣的同事,該怎麼辦?
在職場可能會遇見同事以能力不足推託工作的狀況,我想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案例,只不過是程度輕重的差異罷了。
要杜絕有心人推諉工作,將績效指標臻至完善並徹底落實,是一般企業可努力的方向。許多人也許都聽過「主要績效指標」(Key Performance Index,KPI),然而在你的公司裡,KPI的落實度究竟有多少。
有一家開業不久的診所,名稱叫做「離職診所」,
任何面臨離職困擾的上班族都可到此找到解答。
診所的生意非常好,因為在職場上,發自內心喜歡目前工作的人只有三成左右,
要讓員工對公司有向心力、全心奉獻、把公司視為自己的,除了老闆要以身作則外,還要有許多條件配合才能做得到。這就是「與公司一起」的感覺。如果工作者感覺到公司的善意、老闆的關心,感覺到公司的成長與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時,他就會把自己當成是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,處處以公司為念了。 一個知名的老闆碰到我,很客氣的告訴我:「何先生,你寫的那一篇〈假如公司是我的……〉真是太好了,我影印了許多張發給每一個員工看。」聽了這句話,我一身冷汗,不知怎麼回答他。 |